第四十五章
關燈
小
中
大
顧雲容一眼就認出了對方戴的是儺戲面具。
錢塘縣廟會密集,偶有儺戲社鼓一類的熱鬧可看,她曾見過幾回。
對方見她只回頭瞥了一眼,便又轉回頭去,竟是仿似沒看到他一般。
立了須臾,他遽然取過一旁紙筆,提筆落下幾字,旋遞與賣燈的攤主。
攤主看罷,對顧雲容道:“姑娘,那道燈謎已有人解了。姑娘要的那盞燈,怕要與了旁人。姑娘若要,看那客官可願相賣。”
顧雲容訝異問是哪個,攤主以目光指了指她身旁那個戴著鐘馗面具的男子。
顧雲容轉頭,對方已從燈架上取下了她先前看中的那盞駱駝燈。
她原想出錢買回,但想想還是作罷,丟了紙筆,領了秋棠便要走,但那人將燈提到了她面前,竟是要贈與她的架勢。
顧雲容道:“不知閣下是哪位?”
對方除下面具,露出一副眼生又眼熟的面容。顧雲容端量幾眼,不多時便大概猜著了對方何人。
拋開身形與面容輪廓不談,眼睛是最好認的。容貌再是偽飾,眼眸卻難以更易。
她與宗承見過幾回面之後,對這個人的神貌有了個大致的認知。
此人雖有通天之能,但與一般的上位者不同。她從桓澈眼中看到的是淩駕蜉蝣之上的睥睨眄視之勢——這一點在前世的他身上尤為明顯。
而宗承眼中則是安能摧眉折腰的落拓狷傲,看似欹嵚歷落,卻是深藏城府,顧雲容不認為他如他所表現出的那般,因屈受罹禍而落草為寇,但她希望他心向故國之情是真切的。
宗承看她目露了然之色,知她認出了他,又擎起駱駝燈往她跟前靠了靠:“你方才竟未被嚇著,難道是我挑的那面具還不夠兇惡?”
“那種面具我從前見過,無甚可驚奇的。”顧雲容看他要送燈,稱謝後婉拒,欲轉去尋徐氏等人。
卻聽他在後頭道:“你如今可是處在兩難之間,既不甘心就這樣嫁與他,又無法置身事外,畢竟女大當嫁,且有些事也並非你所能抗。”
顧雲容步子驀地一頓。
這人簡直太可怕。
宗承知自己言中,踱至她面前:“我覺著,你對他有情亦有怨。但他對你實在也可稱一句真心相待,你下意識想與之親近,但總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兒,至於那道坎兒是甚,我猜不著。”
“也是因此,你與他之事始終吊著。你舉棋不定,他也雲裏霧裏。你是否覺著,眼下他父親壓著他的婚事,正給了你喘息之機?但該直面的,終歸是躲不開的。”
顧雲容緘默少刻,道:“閣下意欲說甚?”
“我可為你出謀劃策。你眼下有三條路可選。一是痛痛快快地應了他,嫁他為妻。但你須與他和衷共濟、披荊斬棘,你當知曉嫁他意味著什麽;二是另擇門當戶對的子弟成婚,左不過鬧一場,橫豎他吃不了你,也不大可能因此刻毒報覆。”
顧雲容等了須臾沒等到他的下文,不由問他第三條路是甚。
“第三條,有些特殊,但於你而言,卻是最為松快的——跟我走。”
顧雲容嘴角輕扯:“閣下認為這般諧謔很有趣?”
“你聽我講完。我方才雖說他不太可能刻毒報覆,但他這人,骨子裏執拗又強勢,縱你另嫁,也還是在他眼皮子底下,異日他若登頂,你猜會如何?”
他見顧雲容不語,繼續道:“你若旁嫁,也必擇穩妥之法。我可帶你在海外定居,你若不喜倭國,我們可去琉球,再往南往西亦可,這都好說,端看你的意思。你若想往海外諸國看看,我也樂意奉陪。待海禁開了,我可歸國,屆時興許在南方安宅,我亦可隨你歸故裏,將你家祖宅翻新整飭一番,再為顧家修設家廟。自然,將你的家人接來同住也不成問題。”
顧雲容聽來,只覺不可思議:“你又在打什麽算盤?”
“打我想打的算盤,”宗承把玩著手裏的駱駝燈,“我今晚所言,你可仔細考量一二。不過留給你思忖的工夫並不多,你最好快些抉擇。我可再補幾句,你若選第三條,我定盡我所能博你歡心,你縱要海裏的水晶宮,我也建一座給你。我會一心一意待你,身邊只你一個。”
顧雲容審視他良久,面上神色一言難盡,終是作辭離去。
宗承目送她的背影消匿在人潮之中,輕聲道:“滿目打量探究,看來真是想到旁處去了,全不信我。也是,急不來。”
他對顧雲容並非一見鐘情,只是初見時記憶深刻,印象極好,後來竟是越發喜愛。
這大抵也是一種緣。
桓澈一首詞翰兩工的七律落筆,貞元帝觀之讚口不絕,又示意他向在座兄長敬酒。
酒過數巡,眾皆微醺,唯有桓澈清醒如初。
貞元帝見夜色漸濃,令眾人各自出宮。
桓澈如蒙大赦,才要近前辭別,就聽父皇道:“七哥兒留下。”
淮王踉蹌著起身上去,拍拍弟弟,有意氣他:“哥哥先出宮去了。東華門外頭的燈市可是徹夜不休的,我如今出去,還能去逛游一圈,猜幾道燈謎,贏幾個花燈回來。”
桓澈斜乜淮王,又瞥了眼似往他這邊覷了一眼的太子。
筵闌回宮,貞元帝一徑去了乾清宮養德齋。
桓澈進去之際,他正喝醒酒湯。
屏退左右,貞元帝示意他上前去。
“朕觀你適才丟魂失魄的,敢怕是今晚定了甚好事,被朕攪了?”
桓澈垂首只道父皇多慮。
貞元帝一笑:“多慮與否,你最是清楚。今次叫你來,是要問你一樁事。”
貞元帝忽擲出一份奏疏:“你自己看看,作何解釋。”
桓澈擡手接過,翻開覽畢,倏地屈身行大禮:“父皇,想是下頭人查證不實,亦或奸宄意圖構陷,父皇明察。”
那是一份廠衛聯名書就的奏疏,上面詳盡羅列了廠衛查到的關於太子遇刺前後的一應蛛絲馬跡,而這些,全都指向他。
刺傷太子的手裏劍是倭國的東西,這本身聽來便能與倭國使團扯上幹系。而他父皇已經藉由沈家那件事知曉,他跟宗承有私交,那麽拿到間者的特有暗器似乎更為容易。
“父皇,恕兒子直言,這件事原就漏洞百出。若真是兒子欲對兄長不利,為何不用立等致死的毒藥,如此豈不更幹脆?一擊不成,往後成事更難。何況,”桓澈微微擡頭,“若真是兒子所為,一定做得比這幹凈,廠衛根本抓不到把柄。”
貞元帝大笑:“你還真敢說!”
“兒子心中坦蕩,自然敢說。”
“你可知朕為何將這封奏疏留中不發?”
桓澈道:“兒子不知。”
“你若不知,便不會如眼下這般鎮定。人有時過於敏慧,也不招待見。無論何事,望一眼便知,沒個意思。”
貞元帝步至幺子面前,低頭看他:“朕再問你,你可知你兄長遇刺那日,朕將宗承宣來,與他說的甚?”
桓澈斂眸:“兒子愚見,父皇應是與宗承說,倘盡力施救,便不將他牽連入此事中。而宗承起先不救,怕也是等著父皇這句話。”
“沒了?”
“沒了。”
少焉,貞元帝嘆息:“這些年來,你們這些兄弟在暗地裏做的事,朕心中都有數。你是最令朕放心的,卻也是最令朕蹀躞不下的。”
幼秀於長,固非好事。
貞元帝忽道:“你這陣子都忙著讓朕給你討媳婦,心中不靜,功課約莫落下了,不如朕讓你靜靜心。”
上元當晚,桓澈未至,顧雲容也沒放在心上,皇帝趁著佳節,辦個家宴詩會之類,他是脫不開身的,這都是再尋常不過的。
但他翌日依舊未來。
顧雲容開始詫異。
直到正月十八這日,她聽顧同甫說,桓澈被皇帝禁足王府,眾皆揣測與頭先太子遇刺之事有關。
顧雲容覺得這簡直荒謬。她不用想也知道桓澈不會做出這等事,皇帝心裏應當比她更清楚才是。
詫異歸詫異,即便如此,顧雲容也並不擔憂,桓澈若連這等境況都處置不了,那便不是他了。
然而又過了五六日,事情仍無轉機。顧雲容心中打鼓,莫非皇帝當真偏聽偏信?
桓澈之事未了,顧同甫這邊又攤上一樁官司。
戶部年末匯總各衙署上年開銷與來年預算時,太常寺的賬沒理清,但因中間正旦休假,這事便暫且按下了。如今例假過去,此事便重新提上議程。但上下一合計,太常寺賬目的差錯竟是算到了顧同甫頭上。
太常寺卿面上雖為顧同甫說話,但言內言外皆暗指顧同甫初來乍到,又倚仗聖恩,做事不走心,還在衙門裏擺爵爺的架子。
頭先那群等著抓顧同甫錯處的科道言官,藉此紛紛上奏參劾。
顧同甫此前多在衙署裏做書辦,倒也對官場中道道有所了解,只帝京官場與地方官場又有不同,顧家也無過硬奧援,一時倒焦頭爛額。
徐氏不懂什麽官場朝政,但她見顧同甫愁得食難進寢難安,也知麻煩,楊氏來時,言語間便提起了此事。
楊氏道:“我聽景哥兒說,他這兩年間積存了些師長昆弟的人脈,或能幫襯一把。”
徐氏大喜過望,恰謝景隨後來尋顧嘉彥,徐氏便委婉提及此事,謝景爽愷應下。
謝景向徐氏問安罷,轉去找顧嘉彥。
兩人研窮舉業半日,謝景猝問:“我上回與表兄所言之事,表兄思慮得如何了?”
顧嘉彥怔了怔,才反應過來。
謝景說的是上回在漱玉館內說的那番話。
“若為小妹計,自是另嫁最好,但這並非易事。我與父親議過了,覺著順其自然最好。”
謝景沈容:“這關乎表妹的終身,怎可輕率?不瞞表兄說,當年與表妹退親之事,家父家母也已心生悔意,如今正可再敘秦晉之好。”
顧嘉彥見他再度提起此事,攢眉少刻,將話頭岔了過去。
縱然開罪謝景,他也不能接下這個話茬。他小妹跟謝景已是不可能結親。
謝景見狀,倒也未再多言,隨著顧嘉彥將話繞了過去。
顧雲容又等了幾日,顧同甫與桓澈的事均未見轉機,倒是馮皇後辦了春日宴,傳了幾位世家夫人小姐入宮說話兒。
內中多乃與馮皇後沾親帶故的女眷,本應與顧雲容不搭邊,然而顧家這邊卻也收到了傳召。
顧雲容總覺近來諸事似乎太巧了些,但一時又無法串綴起來。
但不論如何,馮皇後傳召,終歸辭卻不了,到了正日子,她拾掇一回,與徐氏一道入了宮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錢塘縣廟會密集,偶有儺戲社鼓一類的熱鬧可看,她曾見過幾回。
對方見她只回頭瞥了一眼,便又轉回頭去,竟是仿似沒看到他一般。
立了須臾,他遽然取過一旁紙筆,提筆落下幾字,旋遞與賣燈的攤主。
攤主看罷,對顧雲容道:“姑娘,那道燈謎已有人解了。姑娘要的那盞燈,怕要與了旁人。姑娘若要,看那客官可願相賣。”
顧雲容訝異問是哪個,攤主以目光指了指她身旁那個戴著鐘馗面具的男子。
顧雲容轉頭,對方已從燈架上取下了她先前看中的那盞駱駝燈。
她原想出錢買回,但想想還是作罷,丟了紙筆,領了秋棠便要走,但那人將燈提到了她面前,竟是要贈與她的架勢。
顧雲容道:“不知閣下是哪位?”
對方除下面具,露出一副眼生又眼熟的面容。顧雲容端量幾眼,不多時便大概猜著了對方何人。
拋開身形與面容輪廓不談,眼睛是最好認的。容貌再是偽飾,眼眸卻難以更易。
她與宗承見過幾回面之後,對這個人的神貌有了個大致的認知。
此人雖有通天之能,但與一般的上位者不同。她從桓澈眼中看到的是淩駕蜉蝣之上的睥睨眄視之勢——這一點在前世的他身上尤為明顯。
而宗承眼中則是安能摧眉折腰的落拓狷傲,看似欹嵚歷落,卻是深藏城府,顧雲容不認為他如他所表現出的那般,因屈受罹禍而落草為寇,但她希望他心向故國之情是真切的。
宗承看她目露了然之色,知她認出了他,又擎起駱駝燈往她跟前靠了靠:“你方才竟未被嚇著,難道是我挑的那面具還不夠兇惡?”
“那種面具我從前見過,無甚可驚奇的。”顧雲容看他要送燈,稱謝後婉拒,欲轉去尋徐氏等人。
卻聽他在後頭道:“你如今可是處在兩難之間,既不甘心就這樣嫁與他,又無法置身事外,畢竟女大當嫁,且有些事也並非你所能抗。”
顧雲容步子驀地一頓。
這人簡直太可怕。
宗承知自己言中,踱至她面前:“我覺著,你對他有情亦有怨。但他對你實在也可稱一句真心相待,你下意識想與之親近,但總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兒,至於那道坎兒是甚,我猜不著。”
“也是因此,你與他之事始終吊著。你舉棋不定,他也雲裏霧裏。你是否覺著,眼下他父親壓著他的婚事,正給了你喘息之機?但該直面的,終歸是躲不開的。”
顧雲容緘默少刻,道:“閣下意欲說甚?”
“我可為你出謀劃策。你眼下有三條路可選。一是痛痛快快地應了他,嫁他為妻。但你須與他和衷共濟、披荊斬棘,你當知曉嫁他意味著什麽;二是另擇門當戶對的子弟成婚,左不過鬧一場,橫豎他吃不了你,也不大可能因此刻毒報覆。”
顧雲容等了須臾沒等到他的下文,不由問他第三條路是甚。
“第三條,有些特殊,但於你而言,卻是最為松快的——跟我走。”
顧雲容嘴角輕扯:“閣下認為這般諧謔很有趣?”
“你聽我講完。我方才雖說他不太可能刻毒報覆,但他這人,骨子裏執拗又強勢,縱你另嫁,也還是在他眼皮子底下,異日他若登頂,你猜會如何?”
他見顧雲容不語,繼續道:“你若旁嫁,也必擇穩妥之法。我可帶你在海外定居,你若不喜倭國,我們可去琉球,再往南往西亦可,這都好說,端看你的意思。你若想往海外諸國看看,我也樂意奉陪。待海禁開了,我可歸國,屆時興許在南方安宅,我亦可隨你歸故裏,將你家祖宅翻新整飭一番,再為顧家修設家廟。自然,將你的家人接來同住也不成問題。”
顧雲容聽來,只覺不可思議:“你又在打什麽算盤?”
“打我想打的算盤,”宗承把玩著手裏的駱駝燈,“我今晚所言,你可仔細考量一二。不過留給你思忖的工夫並不多,你最好快些抉擇。我可再補幾句,你若選第三條,我定盡我所能博你歡心,你縱要海裏的水晶宮,我也建一座給你。我會一心一意待你,身邊只你一個。”
顧雲容審視他良久,面上神色一言難盡,終是作辭離去。
宗承目送她的背影消匿在人潮之中,輕聲道:“滿目打量探究,看來真是想到旁處去了,全不信我。也是,急不來。”
他對顧雲容並非一見鐘情,只是初見時記憶深刻,印象極好,後來竟是越發喜愛。
這大抵也是一種緣。
桓澈一首詞翰兩工的七律落筆,貞元帝觀之讚口不絕,又示意他向在座兄長敬酒。
酒過數巡,眾皆微醺,唯有桓澈清醒如初。
貞元帝見夜色漸濃,令眾人各自出宮。
桓澈如蒙大赦,才要近前辭別,就聽父皇道:“七哥兒留下。”
淮王踉蹌著起身上去,拍拍弟弟,有意氣他:“哥哥先出宮去了。東華門外頭的燈市可是徹夜不休的,我如今出去,還能去逛游一圈,猜幾道燈謎,贏幾個花燈回來。”
桓澈斜乜淮王,又瞥了眼似往他這邊覷了一眼的太子。
筵闌回宮,貞元帝一徑去了乾清宮養德齋。
桓澈進去之際,他正喝醒酒湯。
屏退左右,貞元帝示意他上前去。
“朕觀你適才丟魂失魄的,敢怕是今晚定了甚好事,被朕攪了?”
桓澈垂首只道父皇多慮。
貞元帝一笑:“多慮與否,你最是清楚。今次叫你來,是要問你一樁事。”
貞元帝忽擲出一份奏疏:“你自己看看,作何解釋。”
桓澈擡手接過,翻開覽畢,倏地屈身行大禮:“父皇,想是下頭人查證不實,亦或奸宄意圖構陷,父皇明察。”
那是一份廠衛聯名書就的奏疏,上面詳盡羅列了廠衛查到的關於太子遇刺前後的一應蛛絲馬跡,而這些,全都指向他。
刺傷太子的手裏劍是倭國的東西,這本身聽來便能與倭國使團扯上幹系。而他父皇已經藉由沈家那件事知曉,他跟宗承有私交,那麽拿到間者的特有暗器似乎更為容易。
“父皇,恕兒子直言,這件事原就漏洞百出。若真是兒子欲對兄長不利,為何不用立等致死的毒藥,如此豈不更幹脆?一擊不成,往後成事更難。何況,”桓澈微微擡頭,“若真是兒子所為,一定做得比這幹凈,廠衛根本抓不到把柄。”
貞元帝大笑:“你還真敢說!”
“兒子心中坦蕩,自然敢說。”
“你可知朕為何將這封奏疏留中不發?”
桓澈道:“兒子不知。”
“你若不知,便不會如眼下這般鎮定。人有時過於敏慧,也不招待見。無論何事,望一眼便知,沒個意思。”
貞元帝步至幺子面前,低頭看他:“朕再問你,你可知你兄長遇刺那日,朕將宗承宣來,與他說的甚?”
桓澈斂眸:“兒子愚見,父皇應是與宗承說,倘盡力施救,便不將他牽連入此事中。而宗承起先不救,怕也是等著父皇這句話。”
“沒了?”
“沒了。”
少焉,貞元帝嘆息:“這些年來,你們這些兄弟在暗地裏做的事,朕心中都有數。你是最令朕放心的,卻也是最令朕蹀躞不下的。”
幼秀於長,固非好事。
貞元帝忽道:“你這陣子都忙著讓朕給你討媳婦,心中不靜,功課約莫落下了,不如朕讓你靜靜心。”
上元當晚,桓澈未至,顧雲容也沒放在心上,皇帝趁著佳節,辦個家宴詩會之類,他是脫不開身的,這都是再尋常不過的。
但他翌日依舊未來。
顧雲容開始詫異。
直到正月十八這日,她聽顧同甫說,桓澈被皇帝禁足王府,眾皆揣測與頭先太子遇刺之事有關。
顧雲容覺得這簡直荒謬。她不用想也知道桓澈不會做出這等事,皇帝心裏應當比她更清楚才是。
詫異歸詫異,即便如此,顧雲容也並不擔憂,桓澈若連這等境況都處置不了,那便不是他了。
然而又過了五六日,事情仍無轉機。顧雲容心中打鼓,莫非皇帝當真偏聽偏信?
桓澈之事未了,顧同甫這邊又攤上一樁官司。
戶部年末匯總各衙署上年開銷與來年預算時,太常寺的賬沒理清,但因中間正旦休假,這事便暫且按下了。如今例假過去,此事便重新提上議程。但上下一合計,太常寺賬目的差錯竟是算到了顧同甫頭上。
太常寺卿面上雖為顧同甫說話,但言內言外皆暗指顧同甫初來乍到,又倚仗聖恩,做事不走心,還在衙門裏擺爵爺的架子。
頭先那群等著抓顧同甫錯處的科道言官,藉此紛紛上奏參劾。
顧同甫此前多在衙署裏做書辦,倒也對官場中道道有所了解,只帝京官場與地方官場又有不同,顧家也無過硬奧援,一時倒焦頭爛額。
徐氏不懂什麽官場朝政,但她見顧同甫愁得食難進寢難安,也知麻煩,楊氏來時,言語間便提起了此事。
楊氏道:“我聽景哥兒說,他這兩年間積存了些師長昆弟的人脈,或能幫襯一把。”
徐氏大喜過望,恰謝景隨後來尋顧嘉彥,徐氏便委婉提及此事,謝景爽愷應下。
謝景向徐氏問安罷,轉去找顧嘉彥。
兩人研窮舉業半日,謝景猝問:“我上回與表兄所言之事,表兄思慮得如何了?”
顧嘉彥怔了怔,才反應過來。
謝景說的是上回在漱玉館內說的那番話。
“若為小妹計,自是另嫁最好,但這並非易事。我與父親議過了,覺著順其自然最好。”
謝景沈容:“這關乎表妹的終身,怎可輕率?不瞞表兄說,當年與表妹退親之事,家父家母也已心生悔意,如今正可再敘秦晉之好。”
顧嘉彥見他再度提起此事,攢眉少刻,將話頭岔了過去。
縱然開罪謝景,他也不能接下這個話茬。他小妹跟謝景已是不可能結親。
謝景見狀,倒也未再多言,隨著顧嘉彥將話繞了過去。
顧雲容又等了幾日,顧同甫與桓澈的事均未見轉機,倒是馮皇後辦了春日宴,傳了幾位世家夫人小姐入宮說話兒。
內中多乃與馮皇後沾親帶故的女眷,本應與顧雲容不搭邊,然而顧家這邊卻也收到了傳召。
顧雲容總覺近來諸事似乎太巧了些,但一時又無法串綴起來。
但不論如何,馮皇後傳召,終歸辭卻不了,到了正日子,她拾掇一回,與徐氏一道入了宮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